中藥千斤拔的別名及其特點

    發(fā)布時間:2017-08-17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在我國南方有一種野草非常常見,它的名字叫做千斤拔,它的葉子比較寬大,在空曠的野地里或是山坡上比較容易看到它們的身影,它不僅能夠綠化環(huán)境,還有著藥用功能,它的根可以入藥,有著不錯的效果,能夠強筋壯骨,祛除風濕,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中藥千斤拔的別名及其特點。

中藥千斤拔的別名

中藥千斤拔的別名

千斤拔別稱:蔓千斤拔(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吊馬樁,吊馬墩,一條根,老鼠尾,鉆地風(四川)等。直立或披散亞灌木。幼枝三棱柱狀,密被灰褐色短柔毛。葉具指狀3小葉;托葉線狀披針形,長約0.6-1厘米,有縱紋,被毛,先端細尖,宿存。常生于海拔50-300米的平地曠野或山坡路旁草地上。在中國云南、四川、貴州、湖北等地分布,在菲律賓亦有分布。根供藥用,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luò)、強筋壯骨、消炎止痛等作用。

葉具指狀3小葉;托葉線狀披針形,長約0.6-1厘米,有縱紋,被毛,先端細尖,宿存;葉柄長2-2.5厘米;小葉厚紙質(zhì),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偏斜長4-7厘米,寬1.7-3厘米,先端鈍,有時有小凸尖,基部圓形,上面被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灰褐色柔毛;基出脈3,側(cè)脈及網(wǎng)脈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凸起,側(cè)生小葉略小;小葉柄極短,密被短柔毛。

總狀花序腋生,通常長2-2.5厘米,各部密被灰褐色至灰白色柔毛;苞片狹卵狀披針形;花密生,具短梗;萼裂片披針形,遠較萼管長,被灰白色長伏毛;花冠紫紅色,約與花萼等長,旗瓣長圓形,基部具極短瓣柄,兩側(cè)具不明顯的耳,翼瓣鐮狀,基部具瓣柄及一側(cè)具微耳,龍骨瓣橢圓狀,略彎,基部具瓣柄,一側(cè)具1尖耳;雄蕊二體;子房被毛。

千斤拔為多年生藥用植物,主要以根部入藥,主根發(fā)達,入土深,側(cè)根少或無,宜旱作,怕澇,生命力強。因此應(yīng)選擇土層深厚的沙質(zhì)壤土或壤土(土質(zhì)疏松較有利植物根的生長)為宜,排水條件良好,土層厚度,內(nèi)無板結(jié)層。翻地最好是秋翻,若來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須保證土壤墑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則會影響全苗壯苗。起畦寬約1.2m,高約30cm,畦長視地形而定。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