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機看

分享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怎么處理

參與醫(yī)生

煙臺毓璜頂醫(yī)院 李淑紅 主任醫(yī)師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臨床的治療目標主要是緩解瘙癢癥狀,降低總膽汁酸的水平以改善肝功能,延長孕周,改善妊娠結局。至今沒有一種藥物能徹底治愈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所以合理延長孕周是最主要的目的,對于妊娠小于39周輕度的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可以門診治療,口服熊去氧膽酸,或者靜脈注射S-腺苷蛋氨酸或者是兩者聯(lián)合用藥。對于輕度的患者,一般在38-39周終止妊娠,對于重度的患者需在孕34-37周終止妊娠。若重度的患者同時合并產科并發(fā)癥,如雙胎、臀位,還應行剖宮產終止妊娠。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以瘙癢為主要首發(fā)癥狀,初起是手掌、腳掌或者臍周瘙癢,可逐漸加劇,延及四肢、軀干、顏面部,瘙癢程度也各不相同,夜間更重。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腹瀉、輕微脂肪粒等非特異性的癥狀。主要診斷標準是血清總膽汁酸水平升高,伴或者不伴有肝酶水平的升高,輕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血清總膽汁酸水平≥10-40μmol/L,臨床癥狀以皮膚瘙癢為主。重度血清總膽汁酸水平≥40μmol/L,瘙癢更嚴重。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