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看外包裝
假冒偽劣藥品包裝的印刷質量多數較差,防偽標志不清晰。此外,根據規(guī)定,外包裝上需要注明藥品的“通用名”(含化學成分)而非“商品名”。比如“氨加黃敏膠囊”是藥品通用名,而“速效傷風膠囊”則是商品名,如果外包裝只有商品名而不標明通用名是不允許的。但郭學良提到:“部分中成藥多是沿用傳統(tǒng)用名作為通用名,在判斷是通用名還是商品名這一點比較麻煩,消費者不好辨別?!?/p>
3.看生產批號
生產批號通常與生產日期相關,與所標示的有效期推算,應可算出該藥保質期有多長。
4.看藥品說明書
藥品說明書應有成分、性狀、適應癥、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貯藏等說明,如果說明書只講療效,甚至夸大療效,但只字不提不良反應、禁忌甚至宣稱無任何毒副作用等,初步可斷定是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