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平均降幅達到52%,原則上不影響企業(yè)的制造成本和合理利潤,而是減少流通中尋租、交易成本、占款等費用。”中國國家醫(y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17日在北京表示。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針對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fā)的《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陳金甫在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方案》提出,選擇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下稱4+7),從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對應的通用名藥品中遴選試點品種,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實現(xiàn)藥價明顯降低,減輕患者藥費負擔。
針對此前有報道稱,這次集中采購試點方案出臺之后可能會引發(fā)部分藥企的焦慮,陳金甫表示:“此次招采中,最初的反應對價格的影響、對行業(yè)發(fā)展的影響關注比較多,比如擔心價格降幅過大會不會影響質量問題,仿制藥替代會不會影響臨床用藥質量,招采的單一供應貨源會不會引起市場壟斷?!?/p>
對此,陳金甫指出,在方案制定之前已經充分提出了可能給各方面帶來的沖擊,包括在招采的過程中解決了很多企業(yè)關注的核心問題,比如量價不掛鉤的問題、還款不及時問題、進不了醫(yī)院問題、質量問題、原研藥使用問題、關稅壁壘問題,這些問題都在政策設計中,按照依法依規(guī)和消除體制機制障礙的原則予以解決。
“在整個‘4+7’初選結果出來以后,對于降幅過大會不會影響質量的問題,我們也做了分析,這種降幅主要擠的是藥價中的水分,我們都知道在制藥企業(yè)的終端銷售價格中,有大量的中間公關費用和‘帶金銷售’費用。按行業(yè)內的初步估算,中間費用占了藥品價格相當大的比例?!?/p>
陳金甫強調,既然降的不是必要的成本、必要的投入,顯然就不會因此降低藥品的質量,相反可以壓縮掉不必要的費用,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
陳金甫指出,從行業(yè)發(fā)展來看,這種改革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促進行業(yè)圍繞高質量發(fā)展、價值創(chuàng)新、市場競爭來推進行業(yè)的升級換代。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