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并且棗的吃法有很多,除了可以生吃以外,在餐桌上也經(jīng)常會看到棗的身影;棗的種類是有很多的,比較常見的就是大紅棗和黑棗,無論是紅棗還是黑棗都屬于藥材,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黑棗,那么到底黑棗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分別是什么呢?
黑棗,學名君遷子,又稱野柿子。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地區(qū),主要分為有核和無核兩種,主要的品種有大核黑棗、牛奶棗和葡萄黑棗等。黑棗不同于熏黑的棗,熏黑的棗是黑色的棗子,是鮮棗經(jīng)過特殊的加工之后制成的,屬于鮮棗的干制品;顏色烏黑,因此又有“烏棗”之稱。俗名熏棗、紫晶棗、馬牙棗、狗頭棗,雖然這種黑棗也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但是仍屬于紅棗類,與傳統(tǒng)補腎食物“黑五類”中的黑棗完全是兩種東西。
黑棗入脾胃經(jīng),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及明目。多用于補血和作為調(diào)理藥物,對貧血、血小板減少、肝炎、乏力、失眠有一定療效。野生大黑棗,藥用干品,大約180-130顆/斤。根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黑棗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卜素、13種氨基酸和36種微量元素等,堪稱“天然的綜合維生素丸”,對于少女階段視力保健有極佳的效果。
黑棗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主要用于燉菜煲湯,滋潤心肺,生津止渴,抗老化,可帶動氣血循環(huán),減少心血管的淤塞,建議睡前飲用最適合,補血又瘦身,經(jīng)常飲用,還可抑制身材橫著長。不過,過多食用黑棗會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忌與柿子同食;忌與海鮮同食。